個稅專項扣除需發票?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如何
2019-08-16 22:15 Ta Tou
重點
1.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2.住房租金根據納稅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3.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4.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支出的,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額扣除;
5.大病醫療方面,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2
新個稅專項扣除17問,會計人必須好好學習了!
1、減稅紅包不小,附加專項扣除何時可以真正實施呢?
經過修改完善并提交國務院討論,這些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將于2019年1月1日實施。
2、收入沒達到5000元起征點的可以抵扣嗎?
目前,扣除"三險一金"等項目后,個人收入沒有達到5000元起征點的人群還不需要繳納個稅,暫時就不會涉及到扣除問題。
3、專項扣除都需要納稅人自行申報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專項附加扣除的辦理方式,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時辦理。
4、為了實現扣除,老百姓會不會因為發票或證明跑斷腿?
專家指出,總體看,此次公布的辦法較好地兼顧了公平和效率,減負力度超出預期,稅收征管也力求簡便易行,盡量避免讓納稅人提供各種證明。舉例來說,納稅人在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方面的支出發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進行額外說明的。
5、二孩子女教育可以抵扣嗎?
可以抵扣,征求意見稿顯示,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這也契合國家目前放開二孩的大政方針,可以有力減輕二孩家庭的支出負擔。
6、三歲以下的嬰兒,花銷也很大,為什么不抵扣子女教育項目呢?
一位業內資深專家表示,子女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三歲以下屬于撫育階段,不屬于教育階段,暫時還未納入抵扣范圍。
7、租金扣除需要什么證明?
根據征求意見稿,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租賃合同。
8、租金扣除為什么分地區?
目前確實分為三類扣除標準,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44萬元(每月1200元);
9、租房抵扣標準為什么比房貸高?
專家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標準總體上略高于房貸利息扣除標準,體現了對租房群體的照顧。
10、繼續教育怎么界定?繪畫、藝術、體育運動等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能否減稅?
根據征求意見稿,繼續教育包括學歷繼續教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
提醒:會計人的繼續教育不再這個“繼續教育”范圍內!
一些未納入職業目錄的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與職業技能關聯度不高,暫不納入此次扣除范圍。請注意,這里的關鍵點在于職業技能關聯度!
11、學歷教育每年有學費可以按年扣除,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一位業內專家舉例,并非只要參加培訓就能扣除,而是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12、納稅人是否需要證明自己的首套房貸?
向銀行系統人士咨詢,首套房貸認定信息較為健全,不需要納稅人自己提供太多額外證明。
13、贍養老人包括哪些老人?丈夫幫助贍養妻子的父母,丈夫能否扣除?
按照征求意見稿,贍養老人包括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而其他法定贍養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去世,實際承擔對祖父母、外祖父母贍養義務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14、被贍養老人是指無經濟來源還是離退休人員都算呢?
按照征求意見稿,贍養老人只需要兩個條件,首先老人已滿60歲,其次是納稅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贍養人,與老人的經濟狀況無關,沒有經濟來源的、離退休人員都包含在內。
15、非獨生子女家庭的贍養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根據征求意見稿,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可以與兄弟姐妹分攤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如平均分攤、約定分攤等情況。但是,每一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16、哪一類人群可能受益最大?
專家向大白介紹,通常情況下,生活支出負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的中年人最獲利好。他們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子女教育、首套房貸、贍養老人等多項附加扣除。
17、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間需要有一個書面分攤協議嗎?
根據征求意見稿,被贍養人指定分攤或者贍養人約定分攤的,需要簽訂書面分攤協議。